|
#10
5月27日罗大佑首次登上首都舞台。当晚在北京工体数万人同声吟唱“未来的主人翁”的现场情境气氛的热烈共鸣程度恐怕要超过去年的上海八万人体育场。
罗的开场似乎显得界限不清,在李宗盛演唱“我是一只小小鸟”的时候,罗上台为其击鼓弹琴助兴,当时现场大型电视屏给出罗的特写即刻引起全场沸腾。罗的正式开场白是一大段现场乐队演奏,罗自己司职钢琴。这段前奏的曲调令人惊讶,依稀能听出是“京城夜”起头部分的一些构思。
严格意义上说,罗仅仅是参与了一场商业演出,而并非举办了一场仅属于他个人的演唱会。当晚出场的演员人数达到七名,水平参差不齐。现场的气氛也随之经历了缓慢加热直至鼎沸的过程。
期盼罗的出场成为上半场演出时现场观众呐喊的主题。周华建的出场是一个分水岭,歌手极富现场演出经验的落力演唱马上将现场气氛拔到新的高度,由此所形成的台上台下热烈呼应的氛围一直延续到演唱会结束。
罗的演唱曲目早就成为公开的秘密,大多数观众事前已经知道罗会演唱哪些歌曲,唯一剩下的所谓悬念只是这些平日已经耳熟能详的曲面相互之间如何编排和衔接。看得出罗在这方面颇费了些功夫。明明是“明天会更好”的前奏,唱出来了赫然是“野百合也有春天”,而且转接之间又是那么自然天成,所营造的现场意外效果令人不自禁有耳目一新之感。
罗在北京的演出是历史性的,他毫无疑问成为整场演出的焦点和卖点所在。年近五旬的罗至今拥有其独有的强大影响力,不能不说是现代中文流行乐坛的一个奇迹。01/5/30
“幸福时光”底子上和幸福搭不上任何关系。表面上的戏谑色彩无从掩饰整部影片透露出来的一种悲情气氛。影片最后一幕是广角镜头之下正在被拆卸的厂房,一老一少坐在所谓的按摩床上,老的正在给少的念一封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家信。深情的画外念信的声音渐渐淡出,整个画面也随之变成一片漆黑,盲女王颍的未来去向到影片最后也没有一个明确交代。
这是自“有话好好说”之后同一位导演再度涉及当代城市题材,而类似题材所反应的社会场景并不互为注释,两者之间几乎有着天壤之别。如果说“有话好好说”还多多少少带上些调笑游戏的色彩,那么“幸福时光”整体上而言态度何其严肃。这种在社会层面上对平凡个体生命的深情关注令人对影片的导演及其所有演职人员不由得肃然起敬。
影片中某几个场景固然自然地逗人发笑,但是当影片戛然而止,刹那间留给观众的似乎只剩下那种无处不在的黯淡和压迫感觉,此时此地恐怕是谁也笑不出来了。草根阶层动荡多舛的运命在影片中表露一览无遗,怜惜也好,感慨也罢,这一幕幕基本接近事实本相的电影式描述带给观众的震撼我想绝不仅仅停留在所谓剧情的肤浅层面罢。
三宝指挥“亚洲爱乐乐团”再次为电影增色不少,悠扬大气的笛音很自然让人联想到“我的父亲母亲”中的音乐,但是不同的是:观众从“幸福时光”的笛音中分明另外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悲戚意味。01/5/2
慈禧太后庆贺60大寿的那年,白家七少爷景琦14周岁。同年也是白家二奶奶的40岁寿辰,景琦写了百寿图给母亲作为贺礼。景琦少年老到的笔法获得了长辈的赞许。这是日前正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大宅门”中的平常一幕。
“大宅门”让人自然地联想到“四世同堂”。在某种程度上说,它似乎成了豪华版的“四世同堂”。家族恩怨、商场算计以及同门亲情通过众多著名演员专业投入的演绎,将百年以前旧北京的繁荣平和的社会景象真实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对比起浮躁有余、内涵不足的“笑傲江湖”,“大宅门”显出独有的大气和深度。讲述百年以前的京城故事,这种常规的题材要有所创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剧情并非衡量一部电视剧是否成功的唯一尺度。“大宅门”难能可贵地在细致陈述一桩桩恩怨情仇故事之外,逼真生动地折射出时代社会的大环境特色。这种把握题材的“大气”在一般历史社会题材的电视剧中非常少见。
古都北京是中国的象征,其历史上源远流长的文化和政治影响至今弥漫不散。“大宅门”中呈现的旧北京社会环境当之无愧成为当年满清政府中国的一个真实缩影。
这部电视剧本身和怀旧扯不上任何干系,但是有心的观众分明能够在观赏剧情的同时仔细体会到丝丝缕缕浓重悠长的旧北京气息,比如圆润清晰的京腔,比如明黄色绸帕重重包裹的祖传配制秘方,比如在石道上橐橐而行的旧式马车,还有前门大栅栏或者其他集市上孩童啧啧咀嚼在口中的切糕...... 这样意在言外的情绪传递不经意间和观众达成共鸣,如此的结果或许编导人员自己也始料未及吧。01/4/29
关锦鹏的新作“我喜欢蓝”定为三级片今年夏季将在香港上映,电影源自大陆原创小说“北京故事”。同性题材的电影对关锦鹏来说似乎并不陌生,前几年的“愈快乐愈堕落”也涉及同性题材,只是从情节上讲,后者没有前者如此集中笔墨地展现两位男性之间的感情故事。
小说原本的阅读是在网上完成的,印象中仿佛是第一次面对电脑屏幕完整地阅读完一部陌生小说。事前看到一条关于关锦鹏这部新作电影的新闻才引起我对这部31章“北京故事”的注意。小说的瑕瑜互现是显然的。其文字朴实,述说的手法显得中规中矩,而充斥其间的大量三级描写注定了小说的异类命数。唯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说中第一人称自我表述的坦诚和热烈程度,它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这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
据传小说的原作者系女性,现旅居美国。无论如何,小说中讲述的这段发生在十年前的故事多多少少带上个人真实生活经历的色彩。从小说到电影,我猜想可能会有许多超越生发的余地罢。经过关锦鹏的电影执导和再创作,电影或许会比原作更加容易让人接受一点。事实上电影的名称选定-“我喜欢蓝”已经显得很有才气。
最近以来,同性的题材似乎越来越成为商业炒作的一处可以不断推陈出新的所在。如果仅仅出于商业盈利目的而借助太不成熟的传媒业界进行无穷尽的刻意挖掘或编排,我想这起码对所有处于新闻焦点的当事人而言就显得很不公平。关锦鹏的态度里面应该还是严肃和艺术的成分居多吧?01/3/17
#10